2021宁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必背题本三
第十一题:
怎么理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答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勇于质疑等可贵的品质。
“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要求老师要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要求老师能有效地解决知识或者人生的困惑,并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事例有许多,人民教师李永琴就是其中一位,她在儿子心目中是“狠心”的母亲,李老师的爱人常年在外地工作,双方父母也都不在身边,所以她只能一人带着儿子,遇上单位加班时,他就把孩子委托给邻居照管,有时还把儿子一个人锁在家里。但在学生心目中,她却是慈爱的“妈妈”,她将浓浓的爱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学生们由衷地说,“李老师不但教会了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在同行心目中,她是教学的行家,李老师勤于钻研,用心参加学校承担的各项课题研究,他所在班级的语文成绩连年位居全区前茅。
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为国家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要每位教师能够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第十二题: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你怎么理解这种说法?
【参考答案】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通过这三件大事,确定了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翻身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改善,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总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且历史已经足够证明共产党能够拯救中国,拯救中国人民,我们教师也要紧紧跟随党的步伐,支持党的工作,学习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
作为教师,应有所作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岗敬业,终身学习,乐于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十三题:
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答案】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爱岗敬业,遵守法律,发扬诚信,文明有礼,积极学习,与时俱进,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中去。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坚信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步向前,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十四题:
十九大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参考答案】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的核心概念,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实践,坚持党的执政为民理念,一切工作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检验标准,创造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明确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教育是国之大事,是人民提升幸福感的来源,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以学生为中心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以学生为中心,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事例有许多,人民教师李永琴就是其中一位。在儿子心目中,她是“狠心”的母亲,李老师的爱人常年在外地工作,双方父母也都不在身边,所以她只能一人带着儿子,遇上单位加班时,他就要么把孩子委托给邻居照管,要么就只得把儿子一个人锁在家里;但在学生心目中,她却是慈爱的“妈妈”,她将浓浓的爱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学生们由衷地说,李老师不但教会了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在同行心目中,她是教学的行家,李老师勤于钻研,用心参加学校承担的各项课题研究,他所在班级的语文成绩连年位居全区前茅。
作为教师,应有所作为,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十五题:
请谈谈你对新时代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看法。
【参考答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方面,教师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另一方面,教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强调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对社会来说,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他们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格的时代重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要是伟大的、无私奉献的。师范毕业后李建强志愿报名到凤翔北部山区姚家沟镇姚家沟学校任教,22年如一日地扎根山区,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青春、热情、真心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他根据山区实际建立“教师自培体系”,解决了山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他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小班化教学模式,为大面积提高山区教育教学质量探索了新路子;他坚持举办“道德讲堂”和《弟子规》讲座,用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倡导开展“高效课堂月论坛”活动,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田家镇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作为教师,应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终身学习、爱岗敬业,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
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
(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