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宁波事业单位公基考点:事业单位马哲怎么考,了解一下?(一)
中公宁波人事考试网·宁波事业单位招聘网提醒您关注2019宁波事业单位备考资料:【2019宁波事业单位公基考点:事业单位马哲怎么考,了解一下?(一)】
政策咨询:
宁波事业单位交流⑩群684634149| 微信:nb-offcn | 微博@宁波中公教育 |咨询QQ:90114653|咨询热线:0574-87068906
【导读】
宁波中公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事业单位马哲怎么考,了解一下?(一)》,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马哲的考察是我们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占比比重仅次于时政,与法律占比“分庭抗衡”,马哲在历年考试中一直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而马哲的学习备课也是各位同学比较头痛的“难关”,不是迷路在马哲与古诗词人文的“华丽辞藻”中,就是跑错了习总书记用典的“现场”,尤其是结合时政尤其是侧重于习近平讲话用典的哲学原理的考察。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长廊,看看当时考生在考场上面对的习近平用典考察的哲学如何“抓耳挠腮”。
【试题再现】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援引古语:“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以此说明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这里的“道”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的第一性 B.运动的普遍状态
C.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D.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出自三国时期谯周的《谯子•齐交》一文。意思是:交友有法,即使身处千里之远也可同心交好,做到友谊坚固如胶似漆,情谊坚定堪比金石。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这就是互尊互助,携手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经济、政治、人文合作;倡导国际公平正义,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衷共济,共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A项错误,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题干未体现。B项错误,物质的存在是运动,静止是物质的特殊状态,题干未体现。C项错误,事物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题干未体现。D项正确,客观规律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规则,它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独立于意识之外。题干中“道”是金砖合作之间的规律,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故正确答案为D。
【2017】46.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来强调新老交替是自然规律,也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的必然要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答案】D。解析:“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意思是:树林里新生的树叶催换着旧的树叶,流水中前面的波浪让位给后面的波浪。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题干没有体现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联系的观点。故本题选D。
通过历年考察的这两道题目发现,哲学融合习近平讲话的考察是常态,而这类考察重点的是要掌握引用这句话的意思的什么,让“文言文”变成“白话文”才是解题的敲门砖。
那我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引用过什么话呐?接下来看看我们习总书记的“文采”。
1.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2019年8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重要文章。
原典:是则圣贤之意较然著明,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释义:意指有错能改才是真正的能力,而不是不犯错才可贵。
2.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
原典:出自南宋何坦的《西畴老人常言》。
释义:天下没有永远的安定太平,出现问题及时修正革弊,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就像人难免会生病,生了病就要及时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一样。
3.于安思危,于治忧乱。——2019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要文章。
原典: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清代﹞魏源《默觚·学篇》。
释义:其意是在安定的时候应思虑危难,在稳定的时候要担忧动乱。
4.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不以集事为急,而以方便为上。
——﹝宋﹞吕本中《官箴》。
释义:善于处理事情的人,不会把聪明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尽心尽力放在第一位。不会把事成有功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有利于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5.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习近平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典: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讼其恶云。——韩愈《五箴》。
释义: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却不改,说明他是个没有勇气的人。
6.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2019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要文章。
原典:是故法令日滋,而弊益烦,刑禁甚严,而奸不可止。呜呼,久矣,其如此也!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私铸之弊,始于钱轻,使钱之直若金之直,虽赏之不为也。——﹝北宋﹞苏轼 《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
释义:“本”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末”指事物的细枝末节。抓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不能只治标而不治本。
7.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
典故:是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王符《潜夫论·释难》。
释义:大鹏冲天飞翔,靠的不是一根轻盈的羽毛;骏马急速奔跑,靠的不是一只脚的力量。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靠单枪匹马的力量就能实现,而是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合整体之力才能完成。
8.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讲话。
典故:“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知实》。
释义:要了解事物就必须通过实践认真的学习。
9.行成于己,名生于人。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座谈会上讲话。
典故:行成于己,名生于人——《谥法解·序》
释义:我们从别人(外因)那里获得什么样的名声,主要来源于我们(内因)自己的行为。
10.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讲话。
典故: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
释义: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通过这十处习近平用典发现,习总书记的每一句讲话都蕴藏了深厚的哲学原理。那我们看看这些用典如何来出题。
1.2019年8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重要文章说道:“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绝对运动的
B.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实践决定认识
1.【答案】C。解析:原典:是则圣贤之意较然著明,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释义:意指有错能改才是真正的能力,而不是不犯错才可贵,有错能改,强调向好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故本题选C。
2.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指出“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运动是绝对的
B.物质决定意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真理的绝对性
2.【答案】A。解析:原典:出自南宋何坦的《西畴老人常言》。释义:天下没有永远的安定太平(运动),出现问题及时修正革弊,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就像人不会一直健康,难免会生病(运动),生了病就要及时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一样,强调事物是运动的,同时也蕴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故本题选A。
3.2019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要文章谈到:“于安思危,于治忧乱。”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
B.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3.【答案】B。解析:原典: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清代﹞魏源《默觚·学篇》。释义:其意是在安定的时候应思虑危难(安到危),在稳定的时候要担忧动乱(稳到乱)。体现了矛盾的相互转化。故本题选B。
4.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这告诉我们的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A.外因起决定作用
B.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影响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外因不通过内因起作用
4.【答案】C。解析:原典: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讼其恶云。——韩愈《五箴》。释义: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却不改(内因起决定),说明他是个没有勇气的人。故本题选C。
5.2019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重要文章。“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外因起决定作用
B.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影响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外因不通过内因起作用
5.【答案】C。解析:原典:是故法令日滋,而弊益烦,刑禁甚严,而奸不可止。呜呼,久矣,其如此也!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私铸之弊,始于钱轻,使钱之直若金之直,虽赏之不为也。——﹝北宋﹞苏轼 《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释义:“本”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内因),“末”指事物的细枝末节。抓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不能只治标而不治本。故本题选C。
6.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告诉我们“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这其中的哲学原理是:
A.整体是由部分组成
B.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6.【答案】A。解析:典故:是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王符《潜夫论·释难》。释义:大鹏冲天飞翔,靠的不是一根轻盈的羽毛;骏马急速奔跑,靠的不是一只脚的力量。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靠单枪匹马的力量就能实现,而是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部分),合整体之力才能完成(整体)。故本题选A。
7.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成于己,名生于人”。这句话强调了:
A.运动的无条件性 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C.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的特殊性
7.【答案】B。解析:“行成于己,名生于人”,辩证法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从别人(外因)那里获得什么样的名声,主要来源于我们(内因)自己的行为。故本题答案为B。
8.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强调,我们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危机。“单则易折,众则难摧”。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8.【答案】D。解析:习近平曾指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故本题答案为D。
马哲的题目现在经常结合时政来进行考察,特别是结合习近平的一些发言来考察相关的哲学原理。在做这种题时,当题干中出现“关键”“推进”“所以”等表示重要的和结果的词语时,通常都是题干中的关键句,要特别注意进行分析和理解。厚积薄发,注重量的积累,通过这8道题目,了解我们的出题考察方式,掌握学习方法取得好的成绩。
有问题?→宁波事业单位交流⑩群684634149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nb-offcn

相关2019宁波事业单位备考资料推荐:
2019宁波事业单位法律知识:关于法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的考察
2019宁波事业单位法律知识:行政许可法中撤销、注销、撤回知识对比
更多2019宁波事业单位备考资料请登录中公宁波事业单位招聘网
-
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
(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