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事业单位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19宁波事业单位公基考点:事业单位马哲怎么考,了解一下?(三)

2019-10-22 18:03:46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中公宁波人事考试网·宁波事业单位招聘网提醒您关注2019宁波事业单位备考资料:【2019宁波事业单位公基考点:事业单位马哲怎么考,了解一下?(三)

宁波事业单位考试招考资讯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

政策咨询:

宁波事业单位交流⑩群684634149微信:nb-offcn | 微博@宁波中公教育 |咨询QQ:90114653|咨询热线:0574-87068906

【导读】

宁波中公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事业单位马哲怎么考,了解一下?(三)》,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我们从事业单位的考试中会发现,马哲的考查主要是理解性考查。考查方式主要是三大类别:

一是古诗词中引申哲学原理;

二是时政材料中提炼哲学原理;

三是社会现象中概括哲学原理。

虽说都是从题干中提取哲学原理,但是相比较而言,古诗词这一类别会比较难。因为要想做这一类的哲学题,首先就先明白这句古诗词什么含义。因此它对我们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今天我们主要针对古诗词这一类的考查方式来谈谈如何做题以及通过几道题目来进行检验一下。

一、做题技巧

首先,需要明白题干所说的内容意思,对于古诗词和文言文类题目需要进行大概含义上的解读和翻译。

其次,要注意题干的侧重点。有的题干材料较长这时候要学会抓重点。对于关键词要引起重视。

然后,需要审核清楚题目的设问。题目的设问有的时候只针对题干中某一句话,有的时候问的是以下是正确说法的,有的时候问的是以下是错误说法的。

最后,需要注意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选项说法错误是不可以选择的。

二、题目自测

1.(单选)《荀子》中“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下列选项与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B.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答案】AD。解析:荀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要求把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实践。因此“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A选项体现的也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B选项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C选项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D选项体现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AD。

2.(单选)“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相对的

B.静止是绝对的

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答案】C。解析:“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即固定不变的制度不能够用来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一条道路不可以通达无数的目的地,在行船上刻记号无法找到落入水中的宝剑。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就是事物是处于不断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是绝对的,我们需要用运动的眼光看问题。A和B选项说法错误,应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选项本题未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

3.(多选)“行百里者半九十”表示,百里路程走九十里只能算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因此越要坚持到最后去争取胜利,这体现了质量互变的哲学原理。下列选项与其体现哲理一致的是:

A.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答案】ACD。解析:A选项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B选项体现的是对立统一规律;C选项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D选项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故本题答案选ACD。

4.(多选)关于“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所能体现的哲理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新事物就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

C.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批判和继承

4.【答案】ACD。解析:新叶和后波表示的是新事物,陈叶和前波表示的是旧事物。因此这句话体现的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说事物处于发展状态中,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日趋灭亡的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的。故本题答案选ACD。

5.(单选)“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哲学依据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C.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D.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5.【答案】B。解析:“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ACD选项本身是正确的,但并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6.(单选)《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以量变为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6.【答案】A。解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说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因素,但是却忽视了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常常要取决于条件是否成熟。故本题答案为A。

7.(单选)“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句话主要强调: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7.【答案】B。解析:轻风吹过,稀疏的竹林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可是当风吹过去之后,竹林并不会留下声音而仍旧归于寂静;大雁飞过寒潭固然会倒映出雁影,然而雁飞过后,清澈的水面依旧是一片晶莹并没有留下雁影。由此可见,一个有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时他的本性才会显现出来,事后,他的本性也就恢复了原来的空虚平静。这句话是说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本题答案为B。

8.(单选)在下列观点中,能够体现量变与质变关系的一项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孤之白也

C.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D.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8.【答案】B。解析:不见高山,不显平川。这里体现的是矛盾统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条件,没有高山,又怎么能显出平川呢?正如没有好怎么能显出坏是一样的道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体现了发展。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体现了变化。故本题答案选B。

有问题?→宁波事业单位交流⑩群684634149

有疑问可以留言告诉小编,小编尽力为您解决!(问题需要简洁清晰,否则无法识别哦)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nb-offcn

相关2019宁波事业单位备考资料推荐:

2019宁波事业单位公基考点:青铜器中的“易考点”

2019宁波事业单位法律知识:太原市直考点解析之主观题

2019宁波事业单位法律知识:用人者责任详解

2019宁波事业单位法律知识:掌握考试动向了吗?

2019宁波事业单位公基考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君相之争

2019宁波事业单位法律知识:我的损失谁来赔?

2019宁波事业单位法律知识:关于法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的考察

2019宁波事业单位法律知识:行政许可法中撤销、注销、撤回知识对比

更多2019宁波事业单位备考资料请登录中公宁波事业单位招聘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事业单位<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