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教师

首页 > 教师 > 阅读资料 >

2017宁波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之课堂问题行为

中公宁波人事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宁波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政策咨询:

宁波教师资格考试交流群253769739 | 微信:zjjsks |微博@宁波中公教育 | 咨询热线:0574-87068906

1.概念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具体来讲,课堂问题行为是指那些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直接妨碍教学或学习过程的行为,以及某些适应不良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插嘴、坐立不安、活动过度等。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概念不同。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通常有较多的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行为而言的,其主体可能是后进生,也有可能是班级中的学生。另外,问题行为的消极程度具有不稳定性。因此,不能将这两个概念相混淆。

【单选题】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A.概念不同

B.对象相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答案】A。解析: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概念不同。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通常有较多的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行为而言的,其主体可能是后进生,也有可能是班级中的学生。

2.类型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法,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划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两种。

外向性问题行为,即学生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容易被察觉,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主要包括攻击性行为、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盲目反抗的行为。对于这种问题行为,教师应迅速、果断地加以制止,并对行为主体进行批评,防止该行为在课堂上蔓延。

内向性问题行为,即学生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不易被教师察觉的,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的行为。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学生个体的活动,尽管不会直接危害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但是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自身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包括注意力涣散行为,对课堂活动的回避行为,对课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抗拒课堂的行为。存在内向性问题行为的学生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关心和注意,还常常表现出依顺和服从,使人觉得他不存在困难也无需外界的帮助。因此,这一类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

【单选题】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

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情绪型

D.情绪型和人格型

【答案】B。解析: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3.影响因素

引起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学生、教师和环境。

(1)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适应不良、厌烦情绪、挫折与紧张、困扰情绪的宣泄、寻求注意与地位、过度活动以及性别差异等。

(2)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师的威信等。

(3)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课堂的物理环境等。

相关教师资格备考资料推荐:

2017宁波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之班集体的特征

2017宁波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之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2017宁波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之教师的角色心理

更多中公宁波教师资格备考资料请登录中公宁波人事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