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宁波教师招聘考试资料: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1.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2.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的课程框架。
3.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也强调了儿童中心的、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并鼓励自我导向学习。
4.尽管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开发仍然是中央集权的,但在开发中却出现了尽可能征询多方面意见的趋势,对课程实施问题的决策制定则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学校一级。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1.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
2.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这些新学科领域或者被整合进既有学科(如环境教育),或者作为独立学科(如增加外语学科)。
3.小学和初中阶段诸学科的连续性日益增加。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衡量教师在课程变革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教师是否忠实地实施了上级提供的课程,忠实程度越高,则教师越成功)正在被“相互适应取向”(即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国家、地方与学校彼此之间相互适应的过程)与“课程创生取向”(即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创生适合足迹与需求足迹课程的过程,国家、地方提供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的选择性的课程资源)所超越。
2.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帮助教师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变化,这是成功的课程变革的基本特征。
3.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科书一般是由政府资助提供,而补充材料通常是由政府和私营机构开发和传播。在课程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多种媒体的作用日益明显。
4.政府下达的课程要求弹性日益增大,以便学校能够充分考虑地方的情况和需要,做出更多决策,用最好的方式实施课程政策。
5.许多国家优先强调增强教师和学校从事持续进行的“校本评定”的能力。这主要有三个目的:使学校能够更有效地修订教学计划;监控学生的进步;为公共考试提供内在的基础。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1.“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评价即研究”、“评价即合作性意义建构”等理念已深入人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被认为是基本的评价方略。
2.对课程体系本身的评价成为课程变革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国家主张运用多种策略对所推行的课程体系进行多角度评价。其中,把本国的课程推向世界、纳入国际组织、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展开合作性评价被认为是有效的课程评价方略。
3.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练习题(判断题)
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所超越。(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衡量教师在课程变革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教师是否忠实地实施了上级提供的课程,忠实程度越高,则教师越成功;“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国家、地方与学校彼此之间相互适应的过程;“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创生适合足迹与需求足迹课程的过程,国家、地方提供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的选择性的课程资源。在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发展趋势中,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所超越。因此题干表述正确。
-
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
(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