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事业单位公基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一)
中公宁波人事考试网·宁波事业单位招聘网提醒您关注2019宁波事业单位备考资料:【2019浙江事业单位公基考点:买卖不破租赁】
政策咨询:
宁波事业单位交流⑩群684634149| 微信:nb-offcn | 微博@宁波中公教育 |咨询QQ:90114653|咨询热线:0574-87068906
【导读】
宁波中公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经济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一)》,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理论和实践矛盾运动中,经过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探索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它的最初设想;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经验是它的萌芽,本世纪50至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它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我党十四大的如期招开,标志着的它的形成。关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个部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往往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在本篇文章里面我们就来仔细梳理一下。
考点一、两个人物。
列宁首先运用了“市场经济”的概念。把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联系起来,把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另外,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范围内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是斯大林。
考点二、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1956年经过三大改造之后我国静茹了社会主义,开始采用计划经济,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尤其是1978年党的11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我们开始认识到商品经济的作用,并认识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存在,这种严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从此,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而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就在于:(1)生产与需求严重脱节。(2)计划价格脱离实际。(3)高度集中的经济决策弊端。(4)经济活动缺乏竞争。
考点三、十二大中有关经济体制改革。
1982年召开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肯定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考点四、十二届三中全会中有关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支出新的专辑一群形式。总体上说,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是他引导企业的机制强调加快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上鸡西十三大的高楼,想经济迈上了一道。
考点五、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小平同志指出计:“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考点六、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2年,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关于经济手段的认识的观点在党的十四大中得肯定。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中,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上经济体制,并且指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不过,在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这一说法又有了改善,市场的资源配置中不再起基础性作用,而是决定性作用。这也就以为着市场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于此同时也会暴露出更多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政府在整个宏观调中的作用也应该不断加强,而不是减弱。
以上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体来看,大体经过了“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有计划地商品经济的提出”,再到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三个阶段,所涉及的考点希望各位考生能熟悉掌握。
有问题?→宁波事业单位交流⑩群684634149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nb-offcn

相关2019宁波事业单位备考资料推荐:
2019浙江事业单位公基考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的二因素
更多2019宁波事业单位备考资料请登录中公宁波事业单位招聘网
-
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
(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