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教师

首页 > 教师 > 考试题库 >

浙江教师招聘:高中教师招聘“祖国统一大业”练习题

浙江中公教育 2018-03-28 09:53:06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中公宁波人事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宁波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宁波教师招聘考试交流群532144510 | 微信:nb-offcn |微博@宁波中公教育 | 咨询热线:0574-87068906

一、考情介绍

“祖国统一大业”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高中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考点。针对这一知识,考试常考查的题型有单选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考查的角度也比较广泛:

1.有关港澳回归、台湾问题的史实,比较简单。

2.和时政热点材料一起出现在题目中,考查对当今台湾问题的认识,难度也不大,不过需要考生认真分析材料进行作答。

3.将台湾问题放在整个中国史中进行考查,需要考生进行综合分析并从知识库中提取信息作答。

因此,为了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我们精选了部分习题,帮助各位考生复习备考。

二、典型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这是自2000年以来第11个国家与台湾“断交”。最近巴拿马“驻台湾代表”即将卸任,但并没有宣布新任人选。这表明( )。

A.国际社会通力促成中国统一

B.台湾当局谋求同大陆的和解

C.两岸关系迎来了更大的进展

D.“一个中国”的认同度增加

2.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政治革新”,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这表明台湾当局( )。

A.对大陆中共政权仍怀有敌意

B.已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

C.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

D.对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的自信

3.由大陆、台湾、香港的57位学者共同撰写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已在大陆出版。两岸史家就其各自所熟悉的专长研究领域,在充分尊重史料的基础上,本着承认差异性的原则,共同撰写。该丛书的编纂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史学交流赖于经济交流

C.历史共识需要相互包容 D.两岸史家价值观念趋同

4.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改革开放及国力的增强 B.中国政府的积极争取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英国、葡萄牙的衰弱

5.有人说“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

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哪些立场和方针政策?

(三)材料分析题

余光中先生一首《乡愁》折射了国家分裂带给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愁,也让我们深思当今国家分裂的多方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下面是两幅古代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材料三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卿、大夫、土、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的制度因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所属封建王朝在山东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社会影响。

(3)针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唐、元、清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4)分析导致材料三中“乡愁”出现的主要因素。为了化解“乡愁”,海峡两岸作出了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从11个国家与台湾断交可以看出,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可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观点,D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个别国家和台湾断交,并不能反映国际社会通力促成中国统一,A错误;B中谋求说法不符合事实;材料并没有体现出两岸关系的更大进展,反映的是国际社会对台湾关系的改变,所以C选项错误。

2.【答案】C。解析:“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说明台湾当局允许两岸关系的缓和,C正确;A中怀有敌意错误;B中已经接受错误;D中说法不符合事实。

3.【答案】C。解析:“在充分尊重史料的基础上,本着承认差异性的原则,共同撰写”说明两岸编纂是在相互包容基础上形成,C正确;历史编纂注重事实判断,A错误;历史就是历史,不与经济交流相关,B错误;史学家的价值观并不趋同,D错误。

4.【答案】A。解析: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可以知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导致国力增强,是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故排除C。

5.【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可以看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①④正确,蔡英文“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说明台湾当局没有积极沟通的诚意,②错误;③材料没有体现“普遍接受”,排除。故答案选B。

(二)简答题

【参考答案】

关于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立场和方针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

1.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真正停火。

2.80年代以来三通限制逐渐放宽

3.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4.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5.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对和遏制“台独”,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三)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

(1)分封制的实施。

(2)秦朝的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了“七国之乱”。

(3)措施:唐朝的科举制、元朝的行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4)国内因素:国共内战导致两岸处于隔绝敌对状态。

国际原因:美苏“冷战”及美国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努力:大陆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相关宁波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学组织形式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教师招聘:高中政治练习题

 

更多宁波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请登录中公宁波人事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