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宁波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华生”相关知识汇总
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弗洛伊德,他虽出生贫寒,但很努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就是华生,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华生的相关理论也会有所涉猎,让我们一起走进华生吧。
一、生平简介
华生结识了冯特、巴普洛夫等一批心理学家。21岁获得文科硕士学位,25岁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34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这篇文章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二、理论研究
(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外铄论(塑造说)
华生典型的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他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只要给我一个任由我支配的环境,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的各种人才,所以他无视遗传对儿童的影响因素,过分夸大环境的决定作用,这也是不对的。
(2)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a.《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b.反对研究意识,直接研究行为;
作为行为主义的先行者,华生忽略掉人的整个心理过程,直接关注人的外显行为。
c.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法进行客观研究。
三、实验
华生用条件作用的原理做了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也叫做小艾伯特实验
(1)经典实验
小艾伯特实验。实验被试者是一名出生只有11个月叫做艾伯特的婴儿。首先让艾伯特接触一个中性刺激小白兔,艾伯特毫无害怕的表现,似乎想用手去触摸它。然后兔子出现后,紧接着就出现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使婴儿害怕的响声(无条件刺激)。经过3次结合,单独出现小白兔也会引起艾伯特的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6次结合后,被试的反应更加强烈;随后泛化到相似的刺激,艾伯特对任何有毛的东西都感到害怕,如白鼠,甚至有白胡子的老人。
实验结论
华生的实验表明,人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得某些行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具备一些简单可见的反射作用,正是这些简单的反射作用构成了他的整个行为的遗传特征。而一些复杂的行为,则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条件反射运动。华生发现,这种反射运动具有两条基本规律
1.频因律:如果在某一刺激的作用下某一反应发生的次数越多,则再遇到该刺激时,发生该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2.近因律:如果在某一刺激下发生某一反应在时间上越接近,则针对该刺激就越有可能再次发生该反应。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而学到的。例如很多学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样不愉快的经验联系了起来。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引起了焦虑,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反应,可能泛化到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学校机构的恐惧,以致在其他学校经验中发生类似的学习过程。
试题演练
【单选题】1.华生的小艾尔伯特实验违背了教育实验的( )原则。
A.伦理 B.实证 C.思辨 D.统计
【答案】A。解析:解析:华生这种无良知、缺乏人道主义的实验给小艾尔伯特带来一生的心理恐惧和阴影,违背了教育实验研究的伦理性原则。
2.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人是( )。
A.巴普洛夫 B.华生 C.桑代克 D.班杜拉
【答案】B。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最后,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预祝大家逢考必过,我们下期再见!
-
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
(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