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宁波医疗卫生招聘阅读资料:尿液的前世今生
尿液,俗称“小便”、“尿”。是从生物体中排出的代谢物,是一种液体,一般呈黄色或无色。
人类尿液形成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所以尿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①血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的滤过,形成超滤液;
②超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被选择性重吸收;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终尿。
肾小管形成的尿液经肾乳头到达肾髓质,肾髓质连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多喝水就会多排尿,那是因为大量饮清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尿液被稀释。若饮用生理盐水,则排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后的尿量显著增加的变化。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如果因为运动等原因导致大量出汗、或者生病的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丧失,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
今天我们的关于尿的知识就分享这么多,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
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
(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