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宁波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中医学知识每日一练(7.30)
1.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等为主证的脾胃病证,其病因不包括:《中医内科学》
A.感受外邪
B.饮食所伤
C.禀赋不足
D.久病年老
根据下列病例,回答1~4题。
男,82岁,头部不自主摇动,动作迟缓僵硬不灵活,筋骨拘紧酸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语声低沉,懒言,动则气短,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2. 临床最可能的诊断为:《中医内科学》
A.虚劳
B.颤证
C.痉证
D.痹证
3. 上述病例临床辨证为:《中医内科学》
A.肝风内动证
B.阳气虚衰证
C.气血亏虚证
D.阴虚风动证
4. 上述病例,中医治疗上最适合的治法是:《中医内科学》
A.镇肝息风,舒筋止颤
B.滋补肝肾,育阴息风
C.补肾助阳,温煦筋脉
D.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5. 上述病例,最适宜的方剂为:《中医内科学》
A.地黄饮子
B.大定风珠
C.镇肝熄风汤
D.羚角钩藤汤
6. 在我国众多中医著作中,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是:《中医基础理论》
A.《伤寒论》
B.《黄帝内经》
C.《诸病源候论》
D.《神农本草经》
答案及试题解析在第二页记得查看哦!
1.【参考答案】D。中公解析:致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禀赋不足等等。
2.【参考答案】B。中公解析:颤证是指由内伤积损或其他慢性病证致筋脉失荣失控,以头身肢体不自主地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3.【参考答案】B。中公解析:题干中“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为阳虚有寒的表现,“语声低沉,懒言,动则气短”是气虚的表现,故诊断为阳气虚衰证。
4.【参考答案】C。中公解析:患者为老年男性,肾精肾阳虚衰,虚则不能充养脏腑,润养筋脉,而致不自主震颤。治宜补肾助阳,温煦筋脉。
5.【参考答案】A。中公解析:地黄饮子为补益剂,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效。大定风珠功用滋阴息风;镇肝熄风汤多用于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者;羚角钩藤汤主治肝经风热。
6.【参考答案】C。中公解析:《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的分别立论。
-
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
(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