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宁波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康复知识每日一练(7.24)
1. 以下关于步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为步长
B.一般步长约为50~80cm
C.步长的个体差异主要与腿长有关
D.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为步行周期
E.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称为步速
2. 以下关于步频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
B.通常用时间单位秒(s)表示
C.健全人通常步频大约是95~125
D.短腿者步频小于长腿者
E.步行周期主要与步频有关
3. 步行周期是行走步态的基本功能单元,承担着支撑相的承重和摆动相下肢的向前挪动的功能,以下关于支撑相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为单支撑相
B.双足支撑是步行双支撑相的最大特点
C.双支撑相占一个步行周期的20%
D.单支撑相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
E.速度越快,双支撑相就越长
4. 步行周期中摆动相是我们能行走的基础,以下关于摆动相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指在步行中始终与地无接触的阶段
B.通常指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
C.—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30%
D.摆动相末期主要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
E.摆动相早期主要的动作包括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
5. 以下不属于支撑前期躯体姿势变化的是:
A.骨盆旋转向前4°〜5° B.髋关节屈30°
C.膝关节完全伸直 D.踝关节中间位
E.髋关节外展30°
6. 以下关于步行周期中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支撑初期髋关节屈曲30°
B.支撑末期膝关节完全伸直
C.支撑中期踝关节屈曲15°
D.摆动前期骨盆旋转向后4°
E.摆动前期髋关节中立位
答案及试题解析在第二页记得查看哦!
1.【参考答案】E。中公解析: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称为步长,又称单步长,通常用cm表示。健全人平地行走时,一般步长约为50~80on。步长的个体差异主要与腿长有关,腿长,步长也大。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称为步频,又称步调,通常用steps/min表示。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离称为步速,即行走速度,通常用m/min表示。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通常用时间单位秒(s)表示。一般成人的步行周期约为1~1.328左右。
2.【参考答案】C。中公解析: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称为步频,又称步调,通常用steps/min表示。健全人通常步频大约是95~125steps/min,东方男性的步频平均约为(112.2±8.9)steps/min,女性平均为(123.4±8.0)hteps/min。双人并肩行走时,一般是短腿者步频大于长腿者。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通常用时间单位秒(s)表示。一般成人的步行周期约为1~1.328左右。
3.【参考答案】E。中公解析:支撑相:是指在步行中足与地面始终有接触的阶段,支撑相包括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①单支撑相:通常指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单位为s,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②双支撑相:双足支撑是步行的最大特点。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当一侧下肢完成足跟抬起到足尖向下蹬踏离开地面的时期内,另一侧下肢同时进行足跟着地和全足底着地动作,所以产生了双足同时着地的阶段。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20%,此阶段的长短与步行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双支撑相就越短,双支撑相的消失,是走和跑的转折点。
4.【参考答案】B。中公解析:摆动相:是指在步行中始终与地无接触的阶段,通常指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单位为s,—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占步行周期的40%,分为三个时相:
(1)摆动相早期指足离开地面早期时段的活动,主要的动作包括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
(2)摆动相中期指足在空中摆动中间时段的活动,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务。
(3)摆动相末期指迈步即将结束,足在落地之前的活动,主要动作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
5.【参考答案】E。中公解析:支撑前期,骨盆旋转向前4°〜5°,髋关节屈30°,膝关节完全伸直,踝关节中间位,踝关节中间位,步行周期中髋关节最大外展6°。
6. 【参考答案】C。中公解析:
(1)支撑相
部位 | 支撑前期 | 支撑初期 | 支撑中期 | 支撑末期 |
骨盆旋转 | 向前4°〜5° | 向前4°〜5° | 中间位 | 向后4°〜5° |
髋关节 | 屈30° | 屈30° | 屈30°〜0° | 过伸10° |
膝关节 | 完全伸直 | 屈15° | 屈15°〜0° | 完全伸直 |
踝关节 | 中间位 | 跖屈15° | 背屈10° | 中间位 |
(2)摆动相
摆动相下肢各关节的变化
部位 | 摆动前期 | 摆动初期 | 摆动中期 | 摆动末期 |
骨盆旋转 | 向后4°〜5° | 向后4°〜5° | 中间位 | 向前4°〜5° |
髋关节 | 中间位 | 屈20° | 屈20°〜30° | 屈30° |
膝关节 | 屈35° | 屈60° | 屈60°〜30° | 屈30°〜0° |
踝关节 | 跖屈20° | 跖屈10° | 中间位 | 中间位 |
-
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
(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