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宁波招警考试资料:克服语病 做文字表达“强迫症”
中公宁波人事考试网·宁波招警考试网提醒您关注2019宁波招警考试资料:【2019宁波招警考试资料:克服语病 做文字表达“强迫症”】
政策咨询:
QQ群:181511868 | 微信:nb-offcn | 微博@宁波中公教育 |咨询QQ:2850636393|咨询热线:0574-87068906
有人说“读懂材料,再将要点表达清楚,其实申论就答好了”。读懂读透材料,是指阅读理解能力,而表达清楚,指的是文字表达能力,很多考生在申论考试中尤其是申发论述题目行文时存在表述不明、语言不畅的问题,文意自己虽懂但表达不清,往往词不达意、让人摸不到头脑,甚至会误导阅卷人。这便是基础能力不扎实的缘故,申论作答虽不需要多么高深隐晦的中文文法,但基本表达不能出错, 文字表达之病灶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语言文字储备不过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无点墨,必然难行好文;二是对病句不了解,故而即便是写错了也全然不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反倒会助长病句的滋生,陷入恶性循环,对文章定档定类影响颇大,因此,中公教育建议各位考生要从根本入手,克服语病,让文章水平在细微之处见精神。
一、补齐“成分残缺”,保证句子完整。
不论哪种文体,涉及到的句子的主干成分都是主语、谓语、宾语(也有个别谓语不带宾语),如果一句话中缺少其中一项,必然属于成分残缺,一般来说,主要的残缺项有几种:一是主语、谓语、宾语残缺;二是必要的修饰语残缺;三是关联词残缺;对于这类语言表述的毛病,我们只需要从“谁干了什么”和“谁怎么样”的格式去梳理检查,知道缺少了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除了大作文之外,考生在作答提出对策题时,也常会出现成分残缺或偷换主语(行为主体)的问题。
例如:1、为了乡村振兴,做了很多努力。(谁做了很多努力?表述不明,属于缺少主语)2、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学习黄大年事迹(响应学习黄大年事迹的号召,需要补齐宾语)3、国人不爱护公物需要受到惩治。(缺少中心语,应该是不爱护公物的行为需要受到惩治)
二、杜绝 “用词不当”,做到表述合理。
我们在行文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否则就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用错,很容易造成病句。
例如:1、青年人做事要冷静、果敢、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2、理想信念应该如松柏一样傲然屹立。(应将“屹立”改为“挺立”)3、乡村环境如此优美,到处都能看到鲜花果实的成熟与芳香(看到果实成熟、闻到鲜花芳香)4、要想写好作文,就要有不怕困苦的精神。(“困苦”应改为“吃苦”)
三、规避“逻辑混乱”,保证语意清晰。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1、学习方法正确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关键)2、如今的青年人在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只是对锻炼身体还不够重视。(“各方面”和“只是”矛盾)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nb-offcn

相关2019宁波招警考试资料推荐:
更多2019宁波招警考试资料请登录中公宁波招警考试网
-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