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的3个陷阱和对策

浙江中公教育 2018-07-30 09:40:57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中公宁波人事考试网·宁波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温馨提醒您关注2019宁波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的3个陷阱和对策】

国家公务员招考信息_阅读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

政策咨询:

加入2019宁波国省考1群552693727| 微信:nb-offcn | 微博@宁波中公教育 |咨询QQ:2850636393|咨询热线:0574-87068906

考生在做主旨观点题的时容易遇到的主要问题有3个:①读题慢;②主旨把握不准;③选项徘徊不定。这些会导致做题的准确率不高。但是,片段阅读的主旨观点题技巧性非常强,不需要过长的时间就可以提高这一题型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中公教育在此进行指点。

首先,大家要确定正确的做题步骤:①看问法,识别主旨观点题;②分析材料,找主旨句或者自己总结文段重点内容;③看选项,找与总结的内容一致的选项。

对于“主旨观点题”题型的陷阱,第一个陷阱,太过纠结所谓“意图题”和“概括题”的区别。很多考生认为,题目问“意在说明”,就会想着向前推一步,那么,到底需不需要推断呢?正确思路:实际上二者并无本质区别,选择最为符合文段描述、符合作者原意的即可。

第二个陷阱,文字太长,没有耐心读完或者读不懂。此时建议用勾画法、跳读法和精读法这三种方法并用的策略。勾画法:勾画表达作者观点或者重点强调的句子及段落层次。惯用的勾画标记:重点层次用“∣∥”符号,重点句用“___”符号,重点词用“О”符号,次要内容用“()”符号;跳读法,人名、地名、时间和举例可以略读;精读法,精读勾画的关键句或以句为单位,逐句分析文段。

第三个陷阱,选项之间意思接近,出现犹豫徘徊。建议考生:①不含主题词的选项,不选;②选项论述的不是文段的重点,只是材料的次要部分,不选;③推断过度的选项,不选。

【例】网络语言,尤其是当下流行的一些新潮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是汉语文化的精华还是糟粕,得让其在不断的冲突中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而为了保护汉语,保证其固有的纯洁性而一味地摒弃打压某些带有消极影响的网络语言,甚至制定相关规定性条文条款来限制网络语言的发展,有时非但不能抑制,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网络语言的发展不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

B.汉语的传承离不开网络语言的不断创新

C.网络语言的生命力需要依靠时间来检验

D.新生的网络语言可能影响汉语的纯洁性

【中公解析】答案:A。文段开篇提出网络语言对汉语发展的作用需要在冲突中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随后用转折词“而”指出为了保护汉语,如果一味地摒弃打压,甚至用政策手段来干预,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即网络语言的发展并不宜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同义替换A项。B项,文中并未提到“汉语的传承”,重点也非强调网络语言的创新,排除。C项,网络语言的“生命力”为无中生有,且文段中强调的是“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C项只提到“时间”,表述片面,排除。D项,“汉语的纯洁性”文段并无体现,无中生有,排除。

有疑问可以留言告诉小编,小编尽力为您解决!(问题需要简洁清晰,否则无法识别哦)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nb-offcn

相关中公2019宁波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推荐: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技巧:截面图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谦辞与敬词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文学常识的进阶之旅

更多中公2019宁波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请登录宁波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