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政法干警

首页 > 政法干警 > 考试题库 >

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试题每日一练-本科层次(8.21)

中公浙江人事考试信息网·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浙江政法干警考试题库:【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试题每日一练-本科层次(8.21)】

编辑推荐2017浙江政法干警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

政策咨询:

加入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群311322998 | 微信公众号:浙江中公教育(ID:zjoffcn) | 微博@浙江中公教育 | | 咨询热线:400-6300-999

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网

法国学者卡普费雷说:“当公众对一切都无法相信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相信一切。”

这是自媒体时代,对谣言甚至是谎言跑赢真相的深刻表达。谣言止于智者,而谎言的破产有时则需要等待时机的到来。如今的大众对于真相的追求逐渐失去耐心,很多时候事实尚未浮出水面,批评早已一路狂奔。这在近期的周口性侵幼女事件中表现尤为明显。

随着事件众多细节被曝光,从警方的调查到医院的检查结果,以及当事女孩亲口坦白自己撒了谎,真相一出,一片哗然。舆论场上的批评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从一开始对涉事教师的口诛笔伐,到现在对谎言制造者的群情激愤,公众情绪被事件左右,而事件却给了公众一个措手不及。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见下一页---

孩子平安无恙是给公众最大的安慰,但真相大白并不会让人们感到轻松,至少不会让舆论旋涡中心的两位涉事教师轻松。一条微博,牵涉师生两种角色,却打破了三个家庭原有的生活节奏。由此引发的思考也不仅仅限于事件本身。

近些年,不少职业被“污名化”甚至“妖魔化”,一些曾经备受爱戴的职业都遭遇了公共形象的“滑铁卢”。在学生与老师、病患与医生等社会关系中,形成了一种非理性的思维路径,即“弱者皆有理”。只要双方发生矛盾冲突,前者天然地处于弱势地位,理所当然地享有道德优势;而教师、医生不可避免地遭到质疑和批判。不问是非、不论真假、不负责任的言论常常裹挟道德评判,演变成网络上大量贴标签、选边站的偏执情绪表达。

教师从众矢之的到受害者的角色转换,恰恰反映出当下公共舆论的一个弊病,批评常常跑在真相之前,舆论讨伐常常建立在失真的信息之上。在这个事件中,两位教师被舆论重伤所引发的连锁效应仍在持续。对于教师存在的偏见,并不会因为谎言被揭穿而消弭,甚至愈演愈烈。这样的结果无疑让人担忧。

舆论场本就是一个各抒己见的公共场合,批评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或出于善意、或出于建议、能表达愤怒、能传递期待、能提出对策、亦能纾解争执,但批评最终应成为一个理性建构的过程。如果仅仅成为情绪的宣泄通道,就会成为盲从的跟风,思想的暴动,从而失去反思功能和建设性共识,造成某种思维混乱或者引发更为尖锐的矛盾对立。

批评是发现问题的途径,但批评必须建立在事实与真相之上,主观臆断和盲目跟风都会让真相越走越远。由理性建构的批评可以成为主流价值观形成的源泉,也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好声音。

 

相关浙江政法干警考试题库推荐:

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试题每日一练-本科层次(8.18)

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试题每日一练-本科层次(8.17)

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试题每日一练-本科层次(8.16)

2017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试题每日一练-本科层次(8.15)

更多浙江政法干警考试题库推荐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网

  • 宁波中公教育
  •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中公教育(ID:nb-offcn)
    专注宁波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政法干警<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