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教师

首页 > 教师 > 阅读资料 >

2013教师招聘考试必看模拟试题二

浙江中公教育 2013-09-27 14:55:49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二、境空题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四、论述题

  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